五月天丁香社区,日韩中文字母无码,欧美交a欧美精品喷水,粉嫩 国产

中國政法大學校史資料征集啟事

七十載風雨中前行,七十載曲折中奮進。在中國政法大學建設發(fā)展的歷程中,一代代師生員工為之努力奮斗,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印記。為記錄校園變遷,展示辦學成果,挖掘校史文化,傳承學校精神,凝聚師生校友力量,更好地慶祝學校成立70周年,學校擬建設校史館?,F(xiàn)面向全校師生員工、離退休老同志及家屬、海內(nèi)外校友和社會各界人士征集中國政法大學各個歷史時期的校史資料。現(xiàn)將征集活動有關事項公布如下:

一、 征集范圍和內(nèi)容

(一)征集范圍

中國政法大學(含北京政法學院、中央政法干部學校、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學院)各辦學時期具有歷史和保存價值的校史資料。

(二)征集內(nèi)容

1.1952年建校以來,學校主要活動及師生員工從事教學、科研、管理、黨建、思政、社會服務和參與國家法治建設等各項工作形成的有價值的材料,包括文字、圖表、照片、實物、音像資料等。

2.反映學校歷史變遷(如學校各時期的校牌、校門、匾額、建筑物、道路、景觀等基本建設方面)的相關文字、圖紙、照片、實物、音像資料等。

3.上級領導、國內(nèi)外知名人士來校視察、檢查、參觀、訪問、座談或講演的照片、記錄、題詞、贈言手跡、贈送的紀念品、音像資料等。

4.學校歷任領導和知名教授(專家)任命、聘任、工作的重要資料,參與國家法治建設或獲得各種獎項的重要文稿、論著、證書,收到的具有歷史意義的信函、禮物,有代表性的實物(如印章、教具、儀器設備、辦公用品等),以及在學習、工作中形成的具有歷史意義的筆記、日記、照片、音像資料等。

5.學校各時期形成的文件、文稿、人員名錄、學?;蛟合祽c典活動資料等。

6.反映學校師生員工在校學習、工作和生活的具有歷史價值、時代特征或紀念意義的出版物(如重要教材、專著、譯著、刊物等)、印刷品、票證(如入學通知書、學生證、借書證、畢業(yè)證、工作證、演出票、飯票等)、教案、筆記、日記、作業(yè)、同學錄、徽標、印章、照片、其他實物和音像資料等。

7.學校師生員工參加、參與國內(nèi)外重大活動(包括社會活動、學術活動、重要比賽或評比等)形成或獲得的通知、手稿、聘書、獎狀、證書、獎品、紀念品、照片、音像資料等。

8.與國內(nèi)外大學、機構交流合作過程中形成或獲得的對學校具有長期保存價值的文字、照片、實物、音像資料等。

9.國內(nèi)外各類媒體對學校重要事件、活動、人物的宣傳報道材料原件。

10.學校師生員工,特別是知名教授、校友撰寫的反映在校學習、工作和生活情景的文章、回憶錄、自傳等資料。

11.反映校友在工作崗位上獲得重要成就或產(chǎn)生重要社會影響的事跡材料,包括文字、照片、實物(聘書、證書等)、媒體報道、音像資料等。

12.其他對學校有長期保存價值的各類資料和實物。

二、征集方式

(一)接受捐贈

以接受捐贈為主要征集方式。電子版本的照片、視頻和音頻資料可以通過指定郵箱捐贈,也可以刻制光盤郵寄捐贈;實物資料通過來訪和郵寄方式捐贈,確有不便者可電話聯(lián)系檔案館登門接收。紙質(zhì)資料同時接收紙質(zhì)件和電子件,原件不便提供的,可提供復印件、掃描件。

(二)復制

對特別珍貴的資料、實物,本人(親屬)有保存意愿的,學校復制或翻拍后將原件安全歸還本人(親屬)。

(三)經(jīng)雙方友好協(xié)商的其他方式

對于特別有價值和珍貴的校史資料及實物原件,捐贈者和學??梢杂押脜f(xié)商其他征集方式。

三、征集要求

(一)征集時間:集中征集時間為本公告發(fā)布之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。此后,長期接受全校師生、離退休教職工、廣大校友、社會各界的捐贈。

(二)請捐贈者提供捐贈品說明。捐贈圖片、照片及音像資料等的,請盡可能附簡要的文字說明,包括照片背景、拍攝者姓名、拍攝時間、地點、事由、照片主要人物姓名、時任職務等信息;捐贈實物的,請?zhí)峁嵨锸褂玫臅r間、使用者、使用用途以及其他與實物有關的背景材料;捐贈文字資料的,請注明作者的真實姓名、在校時間、時任職務、現(xiàn)工作單位等信息。

(三)請捐贈者提供詳細的聯(lián)系方式,以便后續(xù)聯(lián)系。

(四)捐贈品必須來源合法、背景合理、真實有效。

四、權益維護

1.捐贈品經(jīng)鑒定有史料收藏價值的,檔案館按有關規(guī)定進行登記、整理、保存并提供利用。檔案館代表學校為捐贈者頒發(fā)捐贈證書。

2.捐贈者可以優(yōu)先利用捐贈品。對于涉及個人隱私、知識產(chǎn)權的部分,學校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(guī)予以保護。

3.捐贈者可以在捐贈時附書面說明,對捐贈品中不宜向社會開放的部分提出限制利用的意見。

4.捐贈品為原件的,其所有權歸屬中國政法大學,學校展出時注明其來源及捐贈者。

5.捐贈品為復制(翻拍)件的,其使用權歸屬中國政法大學,學校展出時注明物件出處。

五、聯(lián)系方式

1.聯(lián)系單位:中國政法大學檔案館

2.聯(lián)系人:王老師  010-58909044

       靳老師  010-58909645

3.電子郵箱:xiaoshizhengji@cupl.edu.cn

4.通訊地址:北京市昌平區(qū)府學路27號 中國政法大學檔案館(郵寄資料請在信封上請注明“校史資料”)

5.郵編:102249

竭誠歡迎并衷心感謝全校師生員工、海內(nèi)外校友、社會各界人士參與中國政法大學校史資料征集活動,提供校史資料和征集線索。

 

 

中國政法大學

2021年3月15日